一次性使用输氧面罩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免充气内镜吸氧面罩
一次性使用输氧面罩
来源: 苏州鑫斯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量: 14146次

  

    苏州鑫斯达研发的独家专利免充气内镜面罩是一种新型吸氧面罩。中间大孔径的折叠伸缩柔性通道操作孔设计,适用于不同外径大小的内镜通过。内镜面罩通过旁开孔与简易呼吸器或麻醉机或氧源相连。实现内镜操作与给氧同时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操作医师的满意度。

产品优点:

  • 解决了传统内镜面罩,内镜操作孔空间局限,器械操作受限的弊端。采用大面积折叠式可伸缩操作软性通道,给内镜操作充分的空间自由。充分满足内镜操作需求。

  • 柔软硅胶材料,舒适度好,轮廓贴合患者脸型,提供良好的封闭效果;免充气设计,操作简单,透明罩体便于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 实现持续通气的同时,可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纤支镜检查等操作。

  • 大大提高了无痛内窥镜检查及气管插管时的安全性,内镜麻醉同时可作为 麻醉面罩使用。

适用科室:内镜中心 、麻醉复苏室。

结构组成:内窥镜面罩由硅胶罩体、接头等组成。

内窥镜面罩规格:3#、4#、5#。

应用趋势:

   胃肠镜检查目前是确诊胃肠道疾病的首选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也是舒适化医疗的发展方向。

   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合并各种心肺疾病的患者也大量增加。无痛胃肠镜*大的隐患就是麻醉药物对患者呼吸及循环的抑制,而对呼吸的抑制处理则更为棘手。

临床数据: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三年来无痛胃肠镜数量不断攀升,2019年46000台,2021年升至69042台。这正是人民群众对舒适化医疗的需求的具体体现。舒适化医疗,在关注舒适、效率、效益的同时,更需关注患者的安全。然而,非手术室麻醉并发症严重程度远高于手术室内麻醉。有资料显示,非手术室内麻醉死亡索赔比例是手术室内麻醉死亡索赔比例的2倍(P<0.001),*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呼吸抑制、通气不足、吸入性肺炎等。2013年由新青年麻醉论坛及丁香园论坛共同发起的一项涉及全国726位麻醉医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6%麻醉医师认为低氧是无痛胃肠镜*常见的不良事件(n=667),呼吸系统事件(供氧或通气不足)是手术室外麻醉*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101例无痛内镜麻醉期间有25例(25%)出现了一过性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0%),有30例(30%)出现了需要辅助供氧的持续性低氧血症(>60s)。

(一)吸氧 研究表明,吸氧可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江苏省122家医院舒适化医疗开展现状调研结果发现,实施无痛内镜诊疗过程中,13.93%术中不吸氧,而吸氧方式应用*多的是鼻导管(57.38%),其次是普通胃镜专用面罩(14.75%)、面罩正压(13.11%)。

研究血气分析显示鼻导管组麻醉后PO明显下降、PCO:升高、pH值下降,有轻度呼吸性酸中毒倾向。还是由于麻醉后对呼吸功能的抑制影响了通气。而内镜面罩组可以进行控制呼吸通气良好。则未出现以上情况。综上所述内镜面罩辅助吸氧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效果优于鼻导管吸氧,使无痛胃镜检查更安全。

探讨内镜面罩对肥胖患者,高龄慢阻肺患者等无痛胃镜检查时应用内镜面罩给氧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将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采用内镜面罩给氧(T组),另一组采用鼻导管吸氧(C组),T组Sp O2(99.26%±0.90%)明显高于C组(92.68%±2.30%),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使用内镜面罩给氧优于鼻导管给氧,内镜面罩应用加预吸氧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术,可增加患者体内氧含量、氧储备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稳定循环呼吸功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且所有患者都没有中断检查,表明内镜面罩在以上患者无痛胃镜中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下一篇:没有上一条记录了 上一篇:没有下一条记录了
公司信息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用户服务
服务网点
合作理念
合作品牌